美国留学行前准备
2012-4-19 11:30:56
访问量:2916140
过海关-取行李-边防检疫(是否有食品什么的)-UA柜台-托运行李-找国内航班登机处
美国留学行前准备:行前思考七大问题
全世界每年会有50万之多的留学生到美国去接受高等教育,中国学生应当如何适应在美国留学,首先就要了解美国高等教育的特点。
在美国自主性的思维是很重要的,不是一味接受和消化;老师不是告诉学生应该怎么想,而是要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调查,并总结自己认为正确的理论;所有学校中包括中小学都更重视学生自己的思维性,让学生有开拓式的发展,而不是一味填鸭式的教育。
美国高等教育还有其他的特点,如强调学生诚实的品德,学校希望每个学生都真正学到有用的东西,对作弊等卑劣的手段会给以严重的处罚,甚至会将他的学分作废。此外,还要具备一定的沟通的能力,学生可以在广泛的社交活动中锻炼自己的社会能力,而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留学生是否适合到美国留学,在去之前应确定以下问题:
1、中国是否已经具有同样的学科?
2、是否完成学业只为了回国后能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
3、完成学业后你所得到的经济收入是否能够超过为你学习所付出的经济代价?
4、你的学习基础能足够接受美国相当学业吗?
5、你的英语水平是否能够使你轻松地面对在美国的日常交流和学习的需要?
6、你的经济基础是否能够承担你在美国的日常生活和所有支出?
7、你选择一个与你的祖国有很大文化差异的生活环境,是否做好了心理准备?
美国留学行前准备:心理准备
美国留学行前准备-心理准备更重要
美国留学行前准备-知道自己要什么
离开自己熟悉的地方,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家,一下子离开生活了多年并且已经熟悉、习惯的环境,身处异国他乡,这对于留学生的生理、心理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远离亲人和朋友,最开始的几周时间是十分难过的。所以在出国之前把最后一样东西放进行李箱之后就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了。有国外生活经历的人都能理解到,出国留学前良好的心理准备比带上多么丰裕的经济储备都要有用和重要。对国外生活了解的多少和精神上的准备程度,就像一只无形的手,始终影响着留学生活的质量和顺利与否。
初到留学国家,一般会有以下几种心理状态:
一、抵触情绪。
这与学生的出国目的不明确有关,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年纪较小的孩子身上。潘妍清老师认为,这种情况首先要改变家长的想法,不要强迫孩子做自己没有兴趣的事。可以在留学前帮助他们了解留学这件事情,在其中找到一个自己孩子的兴趣点。
二、思乡情绪与孤独感。
孤独感主要是由语言障碍和生活习惯的差异造成的。没有了自己成长的土壤,没有了原来游刃有余的圈子,运用语言不熟练让自己羞于启齿,生活每迈出一步都感到如此的艰难。潘妍清老师指出,这种情况每个人出国以后都会遇到,只不过是程度不同。应该先在国内做一些准备,培养一个爱好是十分必要的,出国以后,这种爱好会吸引你学习以外的注意力,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也是冲淡思念与孤独的一个好办法。
三、挫折感和心理压力。
对困难的估计和自信心不足的人更容易有这样的问题。刚一到国外,学习跟不上,交流困难的情况很正常,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都是可以解决的。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一些学生本身心理素质不好,无端地把自己的困难夸大,越想越绝望,在极度的焦虑中走向精神崩溃或是半途而废的情况都是有的。
留学生在出国前就要把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都想一想,有意识地让自己处理自己遇到的问题,多面对一些挑战,在独立的环境下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国外要学会自我激励的方法。出国后前半年的不适应期,是因为两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历史、生活方式等种种的差异造成的。所以留学前的心理准备就是做一些预防工作。其实了解是前提,心理准备最根本的是要尽量详细地了解那个国家,大到文化历史,小到图书馆怎么用,公共汽车怎么坐,了解得越清楚,准备得就越充足,心里就越有底,出国后的生活也就更顺利。
还有语言可能是最大的问题,对此也无需灰心,因为语言是要慢慢适应的,不过自己一定要主动学,总之可以被打败,但不能被打垮。
在与人交往、待人接物方面,要不卑不亢也要入乡随俗。不要当着外国人说自己的国家不好,我见过的国际学生和法国人,从来都是维护自己国家的,这也是民族自尊的基本。其次,尊重别人的宗教信仰,你可以不信,但不能说人家不好,这是彼此尊重的基础。出国的确有时让人羡慕,但如果不努力,还是白费。只要心中还有梦想,就坚持到底。
美国留学行前准备:学习指南
留美初期,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是一段相对“难熬”的日子。中美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上的不同以及初期语言上的隔阂均会给学习带来压力。要想尽快进入角色,必须先对美国的课堂文化有所了解。
选课买书
对于留学生来说,要特别注意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课,通常第一个学期的课不要选得太多、太重。美国学校规定修满12个学分的学生才被承认为全日制学生(Full-Time Student)身份。要是觉得负担太重,可和指导教授协商少修功课,并请他在有关文件上签名,再向注册处申报备案,就可保住全日制学生的身份。有关课程内容的资料,要提前准备,可以参考学校各系目录上的课程简介,也可通过课程时间表来了解。但由于这些资料通常比较简略,要想知道更详细的课程内容,不妨主动到各系办公室直接询问开课的教授或助教。同时也可索取该课程整个学期的课程表,上面列有详尽的课程介绍,每次上课的进度、评分标准以及书单等项目,是选课时最实用的参考材料。
此外,选课时也要注意,有些课程的名称、内容虽然相当吸引人,但如果打听到该教授是学生们称的“杀手”———作业多,考试多,给的分数却不高,就应当考虑另选。一般情况下,学生可以先通过试听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如果上课时发现某课程并不符合自己需要、太难或者旁听时对另一课程产生了兴趣,都应当尽快办理加、退手续。通常在开学前某一特定时间办理这些手续,不收取费用。
选好课后,面临的又一个问题就是买书。在美国,教科书非常贵,动辄三五十美元。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去买旧书(UsedBook)或干脆不买,而去学校图书馆借书。此外,一般校内的书店书价反而高于市价,如果可能,也可抄下书单到校外书店去买书。
课前准备与课后复习
到正式上课后,由于留学生语言上的接受能力还一时达不到英语为母语的同学的水平,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就显得相当重要,它将有助于课堂上的有效吸收。提高上课效率。一般来说,大学的课程进度相当快,要在短时间内读完几大本教科书,必须要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阅读时要注意随时提笔,记下自己所学专业领域的词汇和术语。
此外,最好能训练自己使用英文来概括大意,这样一来可以方便日后复习,二来可练习英文表达的能力,以增加课堂上发言的信心。阅读英文时也应以掌握全文大意为目的。预习、复习时,也可用中文相关材料来辅助阅读,但平时应充分利用机会练习自己的英文阅读能力,这样才能吸收更广阔的专业领域知识。
课堂行为
课堂上的充分吸收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对于留学生来说,要想在听课时鱼得水,可以充分利用以下三大“法宝”。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上课所记的笔记常常是课程的精华,考试时的宝典。笔记要做得好,也是要花费一番功夫的。听课时,要特别留意教授所讲的“There are some important points...”、“This is the key which...”或是“I’d like you to remember..”等类似的开场白,它们基本上都是上课重点所在。如果笔记记得不好,应该想办法向其他同学借来参考, 或直接向教授反映。通常教授会指派助教或同学协助。有了上课完整的笔记,考试时就可轻松多了。 发言上课时发言,不但能与教授及其他同学增进交流,也能充分表现自己,进而在教授心中留下印象。很多中国学生首先要克服自己语言上的障碍所带来的心理问题。事实上,只要过了这一关,留学生活将会有质的突破。想一想,如果觉得自己英语能力不强,上课发言不正是训练自己用英语表达的好机会吗?刚开始若真不知如何表达,可以先就上课听不懂或听不清楚的地方提出疑问,例如,可以举手向教授表示:“I can’t follow you.”或是“Can you say that again”,总之,在课堂上要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逐渐去除恐惧心理,才能达到思想交流的目的。
考试、习题与报告
考试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便是所谓的大考,如期中期末考试,这种考试的成绩约占全学期60%以上,所以准备这种考试不能掉以轻心,考试前最好问清楚各种细节,如考试的形式、内容、范围等。此外,对留学生来说,更应问明是否能携带汉英或英汉字典进场作答。另外一种是拿回家作答的考试(TakeHomeExam)这种考试由于没有时间等方面的严格限制,所以相对来讲压力不是很大。
指定作业不同的科系有不同的作业,对于理科学生来说,作业的类型主要是计算、应用题,文科学生主要以指定阅读和书面报告为主。口头报告可能是压力较大的一种作业形态。由于必须在教授及其他同学面前用英文报告,所以准备时文稿的拟定必须特别清楚流畅,而且报告人要熟记自己所拟的文稿内容,最好事先请其他同学试听一下。
学期报告写学期报告时,一定要注意各种细节,例如报告的格式问题,可向教授要一份报告样本,依照其各种规定来写。另外,在引用资料或数据时要十分注意著作权的问题,注意引用原句时要加上引号,以及注明原作者、书名等。在撰写学期报告的过程中,可和教授多加联系,有任何疑问或想法都可在教授办公时间(office hour)与其商讨。
万事开头难,对于留学生来说,只要掌握了学习方法和窍门,相信一定会很快体验到留学生活很快体验到留学生活的乐趣。
美国留学行前准备: 健康保险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只身留学美国,华通信诺留学专专家提醒您:拥有一份健康保险是非常必要的。
学校保健
美国大多数大学都设有诊所、医务室或其他形式为学生服务的保健机构。学生每学期交的“保健费”就是用于这类保健服务的。但是大学里的保健服务只限于头疼脑热和急救处理。万一遇到严重的疾病,学校会把学生转到当地的医院治疗,所需的医疗费当然由学生自己支付。录取你的学校寄给你的介绍资料中一般会说明学校能够提供的保健服务内容及其费用问题。
健康保险计划
如果你就读的大学不给你提供健康保险,那么你必须自己参加一项健康保险计划,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你在万-受重伤或生重病时不必支付昂贵的医疗费用。美国有不计其数的健康保险公司,每一家公司都提供好几种健康保险计划。你可以请留学生指导员给你当参谋,以便参加最合适的健康保险计划。下面介绍几种不同类型的健康保险计划:
(一)得到资助的留学生
如果你得到美国某单位的资助或享受奖学金,那么,很可能资助单位已给你提供了健康保险。你一定要了解清楚根据这项保险你可以享受哪些保险服务,不可以享受哪些保险服务。如果你的配偶或孩子随你同去美国,要了解一下关于他们的医疗保健有何规定。
(二)大学保险计划
有些大学除了要求每一个学生每学期交纳“保健费”以外,还要他们参加健康和意外事故保险。但是,大多数学校仅仅向学生推荐某一项学生健康保险计划。这类计划大多数是作为学生或其家长已经参加的某种健康保险计划的补充的。尽管这种保险总比没有保险强,但是很少能符合留学生的需要。你可以去函或到校后向留学生指导员请教参加健康保险的问题。
(三)适合留学生的专门计划
美国的外国留学生事务全国委员会同两家保险公司合作,设计了几种适合在美国的外国留学生需要的保险。这几种保险的保险范围广,收费比较合理。需要了解详细情况的话,请去函以下两个单位联系:
1. NAFSA-International Accident and Sickness Program
Hinchcliff International, Inc. 102 The Commons Ithaca, New York 14850
2. NAFSA Health Care Plus International Underwriters, Inc.
7653 Leesbury Pike Falls Church, Virginia 22044
美国留学行前准备:携汇出境
1.外汇限制
请向我国外汇管理部门了解外汇限制情况。必要时可向录取你的学校索取关于学费和生活费用的正式证明,提供给外汇管理部门以申请外汇。美国政府对外国人为了教育目的携入或汇入美国的美元金额不加限制。
2.随身携款的注意事项
a.携款数额
考虑到途中需要支付坐出租汽车、用餐和打电话等费用,一般可携带小面值的纸币50-100美元和300-600美元的小面额旅行支票。大银行的外汇兑换部有时备有为旅行用的各种面额搭配好的"旅行千包"。你也不妨请有出国经验的人根据你的旅行计划帮你估算一下途中所需杂费的款额。
b.现金
随身携带大量现金是不可取的,但是,旅途中携带适量的现金还是必要的。每张票面的面值最好在200美元以下,这样便于购买所需的零星物品。一般说来,你可以在美国任何商店把大面值的纸币换成小票,可是,在小商店或小贩处就不容易兑换面值大于200美元的纸币。
c.旅行支票
旅行支票为旅行时携带货币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旅行支票都经过保险,从而为旅行者解除了遗失、失窃和损坏之忧。只要出示有效的身份证明,旅行支票在美国很容易得到兑换,旅行支票在大多数银行都可买到,只须支付一笔微不足道的手续费就行了。购买旅行支票时,你得在支票上规定的地方签名。当你兑换旅行支票时,你得再签一次名,以便证实你是支票的主人。你要当着接受这张支票的人的面,用英语签名你在美国期间要使用相同的英语签名。使用旅行支票时要作好记录。在你购买旅行支票时,银行会给你一张表格,请把你购买的所有旅行支票的号码登记在这张表格上。每个号码旁边的空白处,为你记录兑换支票的日期和地点。记住:在兑换每张支票的同时要记-下日期和地点。务必将表格和支票分别保存,以免同时遗失。万一你的支票遗失或失窃,你需要提出赔偿要求时,表格上记录的支票使用情况是重要的依据。
3.汇款事项
在美国学习和生活所需费用因个人境况和学校地点不同而有差别。如果你住在校内学生宿舍,那么你一次就付清一学期的住宿费和膳食费。如果你打算在校外自找住房,那么你要准备支付多项费用,例如,寻找固定住房期间的临时住房费和膳食费,找到住房后的租房押金、房租、副食品、交通费,等等。你还要购买书本、文具和支付其他各项杂费。因此,你应该考虑一下个人的境况,倾听留学生指导员的意见,然后做出汇款安排。如果你在国内存款的银行没有外汇业务部门,那么你最好到办理外汇业务的银行开一个户头,并向该银行了解汇款到美国所需的手续。要根据汇款所需的时间及早做出安排。你抵达美国以后,有时候,会发现原先的估算不够准确,需要家里再给你汇款。最好在你动身以前就向银行或其他部门了解清楚这样汇款所需的手续和时间,以免急需汇款时措手不及。
4.在美国开立银行帐户
你到校首先要开立银行帐户。到校后,如果没有人主动前来帮助你办理这方面的手续,而你自己对这种手续又不熟悉,最好去请教留学生指导员。
美国留学行前准备:办信用卡
出国独自生活,将要面对很多困难。出门在外需要比现金更安全可靠的金融工具来保障自己,而用银行卡少带现金则是最好的选择。但在银行的收费时代,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卡,免得白白多交手续费呢?现在外币卡种类繁多,使人眼花缭乱。本刊理财专家认为,出国一定要对银行卡做好分类,使用原则是“最大方便、最少费用”。现在的国际卡有两类:
一种是世界通型,如交行、工行、中行的美元双币种信用卡。由于美元几乎可在所有国家和地区使用,若在非美地区消费,虽需加1%-2% 的汇兑手续费,但国际信用卡的汇率结算都另一种是特别适用型,如中行的欧元卡、日元卡,记账货币和结算货币都为欧元或日元,直接折算成人民币,减少因外汇折算而产生的汇率损失。
另外,使用国际卡时有很多费用需要注意:
一、年费。信用卡都是要收年费的,年费虽都不是非常高,但免年费是需要特批的。当然,现在也有银行规定,在刷满一定数量的次数可以免年费。
二、国际组织收费。国际卡是在消费时按即时汇率,自动折算成各种币种来消费的,这项折算是由国际卡组织 VISA、万事达等来做的,会收取消费金额 1% 的手续费。
三、汇率折价。避免这项费用,最好就是去什么国家用什么币别的卡。现在大部分国际卡都是美元卡,而要去澳大利亚就比较麻烦,澳元卡全国都没有;但欧元卡是有的,目前中行和交行两家有欧元卡。另外,中行和工行还有港元卡。
因此,如果去美国留学,选择是最多的,基本所有银行的国际信用卡都行。
信用卡和借记卡有什么不同 ?
区别“信用卡”和“借记卡”,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信用卡就是先消费后还款,钱存在信用卡里是不计息的,即使你的信用卡里有钱,你消费时它也是先扣除你的信用额度不会扣除你的现金,到还款日才会要求你对透支的金额还款。借记卡就是储蓄卡,只能先存款后消费,没有余额不能透支。
美国留学行前准备:生活用品
在家长眼中,子女像永远不会长大似的,事事都替他们操心,恐怕他们在外国吃不饱,穿不暖,于是,大包小包地为他们预备大量“物资”留学去。其实,留学行李不宜过多,因为在国内购买的东西,未必在当地合用;而且留学生由于转校或其他因素,可能常常搬家,初到外地的学生,朋友不多,要搬好多东西,很是吃力。反而金钱较实际,最好为留学生准备数百元现款,以便汇票未能立即兑现时,亦有钱可用。
需要携带的行李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活用品,另一类是学习用品。基本上,不同的国家携带的东西都差不多,只是根据所去国家的气候和环境的不同稍有调整。
衣 物:
大衣或风衣,羽绒衣或皮衣,薄的毛衣/羊毛衫,手套,围巾,帽子,休闲服,西装1套,厚点的夹克3件,内衣6套,T-Shirt(圆领或无领)12件,衬衣4件,游泳衣1套(靠近大海的同学必须带),牛仔裤7、8件,白色棉袜10双,运动鞋、旅游鞋、皮鞋、凉鞋各2双,雨鞋,雪地靴,拖鞋,太阳帽,太阳镜,雨伞1把,毛巾、牙刷、牙膏各几个,洗发水,香皂
南方:;全棉内衣裤袜一批;各种质地、色泽、长短、厚薄的T恤,衬衣,睡衣;礼服一套;简易针线包;剔须刀;指甲剪;常用护肤品;化妆品和折叠伞等等。
软 件: 中文之星97,RichWin,编程软件(如VC,BC),MatLab(Full version better),Mathematica,AutoCAD,Origin,操作系统-中文平台,OFFICE,详细的UNIX的书,
文化用品 : 语言和专业辞典,专业类工具书,中文流行歌曲,包括磁带, CD,VCD,等唐诗等古典作品。要注意,中国海关对携带印刷品等出境有严格规定.美加海关也有一些规定,如美国海关禁止携带具有美国版权而未授权外国翻印的各种书刊,音响制品,电脑软件等入境.
文件夹:录取通知书,毕业证,学位证,官方成绩单,各种证明,各种公证书(做个Copy,分开放) ,护照 I-20 录取函
重要的电话号码本!记有在美国接待你的人的电话,系里的电话,在美国的亲友的电话(如果有的话),家里的电话,几张自己护照上的照片
书 籍:数学手册,英汉技术字典(国防科技出版社)/英汉科技词典,两本英文词典/英英字典,新英汉辞典,汉语词(字)典,毕业论文,发表的文章,专业经典的参考书,详细的菜谱,中文消遣小说(金庸全集为佳),棋类书,计算器,橡皮,铅笔(带够铅芯),签字笔10支,耐用书包1个,文件夹n个
床上用品 :毛毯,毛巾被,枕芯,薄被子1条,床单2-3个,枕套2条,浴巾1条,毛巾多条
居家用品:预定的住房属无家具类(unfurnished),则房间里除了厨房里有一个冰箱外,空荡荡的,一无所有.在这种情况下,你就有必要带去或在当地买一套卧具,一套餐具和盥洗用品等等。预定的住房是有家具类(furished),里面各种卧具.餐具和盥洗用品都会有几套。最好带一套可在微波炉中加热的塑料饭盒和竹木筷子。
美 元:初到美国,无论如何也要带些钱在身上, 零钱(付小费,打电话),$1000.同时要向学校问清楚什么时候付学费和住宿费,这样你可以计划自己的开支。另可旅行支票,可用外币现钞、现汇去中行购买。
其他 :检查牙齿,配眼镜(2付以上),医生的验光诊断
不需要带 :电器,钢笔
美国留学行前准备:药品
美国看病要预约而且费用特贵。抗菌素控制得很严格。药店是不卖给你的,假如没有医生的处方;医生也不是随便就开给你的。有时,我们自己觉得很严重了,想要一些抗菌素,但是,经过预约,几天以后,医生也看了,他觉得不要用抗菌素,你花了钱还是拿不到药。当然啦,控制严格有它的道理,有时不用抗菌素是会自然好的,而且烂用也不对,对身体健康也不好。可是,对于留学生来说,时间是很重要的。所以,出来前带一些常用药是非常必要的。有时自己用些药就可以了。
注意事项:
1,建议用药前要仔细看说明书,最好有医学院出来的给问一问。把把关。尤其是过敏体质的人,更要注意了。带的药品最好都是无过敏反应的副作用的。
2,带的药品中,同种类的抗菌素,要保证有两三个以上的疗程的量。不同的药品种类换药太频繁,不好;不够一个疗程的药,也不好。用药时,也不能一看效果没有马上出来就换掉。不要刚有好转就停药,那样容易让细菌产生抗药性,一定要用足量。
3,选中的药品要有长一点的保质期。为了省空间和重量,可以将药品的外包装像一些纸合什么的扔掉,但是,要在药品说明书上写上各个药物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不同牌子的同名的药物更要分清楚。如果对药物不清楚的,可以分开来放,这样一来就不会混淆了。
常用药:
1,消化吸收方面的。弗派酸,黄连素,霍香正气丸。胃不好的,可以多带一些养胃冲剂。因为,在美国,学习及生活比较紧张,可能会加重胃的不适。
2,呼吸系统的。上感的常用药及各类抗生素。普通退烧药(如泰诺)在超市有卖的。
3,外伤的。双氧水,云南白药,创可贴,正红花油扭伤时可用。
4,抗过敏药:息斯敏,朴尔敏等。在国内时,有时我也会用朴尔敏来催眠,如果失眠的话。
5,抗真菌药:达克宁,制霉菌素(栓剂,女生还可以外用)。建议在洗衣时将袜子另外洗。否则感染上了霉菌,可就麻烦了。即使要一起洗,一定要洗后立即烘干。
6,已婚的(F2/J2/H4)要带一些事后紧急避孕药,以免在不想要孩子时用上。这类药品也属于处方药。开一次这个药,还要看急诊。药费,急诊挂号费,给医生的费用,没有买保险的话,大概要接近200刀了。这个好象任何的药物清单中都没有提到过的。更要注意。再带一些早孕测试条,保质期有两年呢。
7,中成药保质期稍长,可以多带。
美国留学行前准备:中途转机
出国留学的目的地多种多样,不少人为了到达目的地,中途需要换乘飞机。另外,不少需要转机的飞机票价格往往比直航便宜,所以一些本来可以直航的留学生也会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而选择转机的方式。
转飞机本身很方便。一般来说,行李的问题无需担心,会由机场负责转运到最终目的地。转机的时候,人也不必出机场,只要在不同的登机口之间走一下就可以了。很多大机场都有专门的中文服务人员,可以帮助中国学生转机,所以,如果一定要转机, 留学生在心理上不必有所顾虑。但是,必须承认,和直航比起来,转机需要做更多的准备。
首先,需要自己带一点食品。一次国际航班一般会提供一次正餐和一次点心,在转飞机的时候,我们一般需要在机场停留一段时间,以等待下一个航班,这样一来,两个航班提供饮食的时间间隔可能会相当长。而且,某些欧美短途航班根本不提供食品,一些转机的中国学生常常因不清楚这一点而使自己在第二班飞机上感到饥肠辘辘却无计可施。其实,只要在出发时在随身的包中带一个面包或别的主食就可以。
其次,对转机存在的风险要有所准备:如果第一个航班延误了,就有可能使自己不能按时赶上第二个航班。实际上,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如果出现误机,航空公司会负责安排你改乘下一个航班,并且安排你在机场所需要的食宿。所以, 留学生最好在出发前,把牙刷、拖鞋和隐形眼镜的药水(装小瓶)带在身上,万一需要住在机场,也会方便些。欧美很多旅馆是不提供拖鞋和牙刷的。当然,最好准备一张国际电话卡或者随身携带国内手机并开通国际漫游,可以把自己的新行程通知接机的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