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湖、西湖结“姊妹”
2012-4-16 15:17:48
访问量:2964126
云龙湖、西湖结“姊妹”
“山似青龙款款飞,水共西子比靓美”这是人们对当今云龙山、云龙湖绚丽的湖光山色,发自内心的赞美。为了建设好云龙湖风景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文化需求。徐州市委、市政府于1992年成立了“徐州市云龙风景区管理处”。五年来先后投资两亿多元。对这一景区进行了高品位、全方位的风景资源开发.并以“敢创一流”的气魄高起点、高速度的建设方针,先后完成了对云龙湖的三期工程建设。从而使云龙风景区向国家著名风景区迈进。1994年12月11日,徐州的云龙湖与杭州西湖正式结为姊妹湖。1996年4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在游览了云龙湖,观赏了亚州最大的淡水鱼馆后,高兴地为这一秀丽的风景名区题写了“云龙湖”三个字,总理题名碑立在月亮岛、水上世界西大门前的小广场上。1996年7月,徐州市以云龙湖的秀丽景色和丰富的两汉文化在北京引起轰动,并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110个国家级、27个省风景名胜参加的“全国风景名胜展览会”上获得银奖。
徐州,古称彭城。有着4000余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九州之一,时光虽逝,遗迹尚存,数千年的文明史为徐州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数千年来。象征着古城徐州标志性景观的云龙山、云龙湖一直是历代君王看中的“真山真水”这里不仅是两汉文化的发祥地,而且还记录宋代大文豪苏轼在徐任知府期间创下的政绩和170余首诗词佳作。苏轼放鹤亭记是苏轼散文名著代表作,云龙山与放鹤亭因此名而蜚声海内外。
历史馈赠给徐州众多的人文景观,利用有利优势。抓住机遇,加快建设美化古城,开发观光旅游资源,变古迹为景观、变湖泊为乐园,是管理处当今建设云龙风景区的重任,为了让云龙湖风景区这颗苏北明珠更加美丽夺目。打出“苏轼牌”。唱起“东坡戏”,作好“宋文章”,千方百计地让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徐州任知府时的美好遗愿变为现实。我们拟在“九•五”期间,在云龙山西麓、云龙湖东岸的开阔地区建成一处以云龙山为龙头的东坡文化风景带,并精心绘制了进一步提高云龙湖风景名胜区档次的“五一一工程”建设蓝图,最近举行的苏公塔命名仪式、为圆梦园碑揭碑,便是良好的开端。
北宋熙宁年问,苏轼先后任过徐州、杭州知府,在杭期间曾疏壅塞以净湖水,堆瘀泥而筑长堤。谱写下“欲把西湖比西子。浓装淡抹总相宜”的千古绝旬,在徐州则有抗洪保城之功,遗有<放鹤亭记>等雄文。还独具慧眼识云龙湖于荒山野岭之中,为异时亩一金的风水宝地祝我们脚下这块宋时住满逃荒户的荒滩,有“若引上游水以注,则此湖可与西湖媲美,徐州亦俨若杭州之预言,杭州索称天堂,为吴越形胜之地,西湖烟柳画桥,美兼天下,南宋时即拥有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南屏晚钟、三潭印月等著名景观现为当代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云龙湖原为一环山负郭之洼地,秋盈冬枯,水无形态,一九五八年清底疏源,筑堤建闸、拓宽湖面,并命名为云龙湖,经数十年之开发。云龙湖已成为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众多景观的风景名盛区.湖东濒临云龙山麓,坡公醉卧岗头之石床,赋别诗友之杏林,迤丽相连,珍藏国宝之汉画像石馆,培植情品之果树盆艺园;骈立,屏列,北岸辟有万人浴场;南岸高耸金山之塔,春风杨柳,看杏花带雨,夏日炎炎,赏绿荷清香,秋水长天,觅芦获凫影;冬雪云霁,踏玉龙长堤,四时风光变幻,魅力无穷,既具江南园林秀丽之美;又有黄淮湖山雄浑之气.苏公当年之预言已次第实现;西湖与云龙湖大小在伯仲之间,又均为三面环山,一面临城,西湖古有金牛之瑞,又名金牛湖;云龙湖有石狗镇水之说,又称石狗湖;西湖有龙井,云龙湖有龙泉;西湖有苏堤春晓,云龙湖有苏堤遗址;西湖有吴山宋樟,云龙湖有金山宋槐;西湖孤山有有北宋林和靖之放鹤亭,云龙湖云龙山颠有张山人之放鹤亭,此不求似而似,不约同而同之现象在全国众湖之中极为罕见,固有自然造化之功。亦两州人民文化心态同受苏公影响有关。看到云龙湖,就可想起杭州西湖。尤可喜者,一九九四年的今天,云龙湖与西湖结为姊妹湖,共揭联袂开发之新篇,为纪念此园林建设喜结连理之盛事,缅怀苏工沾溉徐杭二州之业绩.我处将现金山一带约200亩的园林和90亩水面整修装点,命名为“圆梦园”:以示苏公之梦已圆,今人之志方殷,将金山之塔命名为苏公塔,塔共五层,四层展览苏杭二州与苏公有关的业绩图片,五层有被誉为平民知州苏公,身穿布衣头戴斗笠脚穿木履的苏公笠履图。塔下方亭命名为“圆梦亭”,设“同心池”、“一金坞”、“龙泉”、“宋槐”等景观与大型冲浪等景点为一体,“圆梦园”扁额由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朱乃正先生书丹;“苏公塔”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评委尉天池先生书丹;苏公塔前联,由著名诗人老书法家苏辙后裔苏辛洁先生撰联,由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中国书法协会创作评委马世晓先生书丹;“圆梦亭”由江苏省国画院院长赵绪成先生书丹;“圆梦亭”前联由著名诗词学家何绰如老先生撰联、中国书法家协会委员陈仲明先生书丹;后联由著名诗词学家权启庆先生所撰、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授朱寿友先生书丹。“一金坞”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张立辰先生书丹;“同心池”由北京管理科学研究院、书法研究所所长九十五岁的冯亦吾教授书丹;
金山“宋槐”由河南省书法协会陈天然主席书丹,“龙泉”及“龙泉诗”分别由李思衡和苏辛洁先生书丹。
浓墨重彩“东坡景区”、“苏公”梦圆云龙山水,值此两湖结缘三周年之际,市人民政府特举行隆重命名典礼,并勒石树碑,永志其事! 愿我们与杭州西湖的友谊不断加深,联系更为密切,互勉互励,取长补短。在共同探讨风景湖泊的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等方面比翼双飞,携手并肩;以崭新的姿态迈向二十一世纪! (责任编辑汉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