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谷》----可能是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
2012-4-16 15:55:48
访问量:2964368
网易博客安全提醒:系统检测到您当前密码的安全性较低,为了您的账号安全,建议您适时修改密码 立即修改 | 关闭
吃完晚饭,和同事出往散散步,来到城北片,看见几个社区经理正在帮城北离职的机线员清理障碍,着实辛劳,不轻易在日志中涉及工作的卧冬还是要强烈呼吁一下:假如宽带和固网是我们的根本,那社区经理们就是我们的根本!社区经理队伍的稳定比他吗什么都强!
散步回来,恰好江西电视指南频道在放《红河谷》,哇,这可应该是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了!
初见这部电影,应该是在1997年,没记错的话,这部电影也正是97年拍的。可以尽不夸张的说,这部电影开启了我对电影的真正热爱,只觉得猛然间发现:哦,电影还可以这样拍啊!而这之前,电影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战争,《大决战》、《地雷战》、《隧道战》等等,当然,我看《隧道战》、《地雷战》那会儿也是极兴奋的,看着日本鬼子、汉***走狗被打得满地找牙的时候,我是笑得“格格”作响的。但是若干年后,我只觉得这些电影似乎是一种娱乐片了,是在用一种娱乐的心态拍着残酷的战争。正面人物们讲话永远是双手叉腰,目光一定是炯炯有神,举手投足那是有板有眼,碰到情况永远是略一低头,眉头一皱,然后大手一挥:“同道们。。。”最让我觉得娱乐的是对敌人愚蠢和狼狈的描写,鬼子们永远是气急败坏的,鬼子们永远是闯进包围圈的。。。结尾一定是宏大的音乐,很多好莱坞***尤其战争片灾难片结尾也喜欢用宏大的音乐,但可能还是有一点区别的。我们的老战争片们结尾通常都是鬼子或者反动派们中了埋伏,我八路军新四军野战军解放军武工队县大队区小队民兵妇女儿童团,加上临时拿起武器的老表乡亲,伴随着宏大的音乐,从四面八方汇聚一起,发起总攻,打得鬼子和反动派们丢盔弃甲、抱头鼠窜、狼狈不堪,末了还一定得留下个带头的,被我党我军我民们围成一团,全体军民一起挺胸、收腹,厉声喝道“放下你的武器!”,敌人恼羞成怒,“八嘎!”,然后举起屠刀,做困兽犹斗状,“砰”,伴随着一声清脆的枪响,敌人应身倒地,表情痛苦,全身抽搐,死得就象一条狗一样。哦!胜利了!胜利了!OH YEAH!
这就是97年以前电影给我最大的感觉。不过有一部是例外的,大概是92年,我读初二的时候,我们学校组织我们看《新龙门客栈》,哇,第一次看这样的武侠片,太酷了,太炫了http://ttgggggggggggg.blogbus.com/。但是这是另外一种风格的电影,而且这部电影是香港拍的,并不影响我对中国电影的印象。同样的,在学校也看过不少周星驰、李连杰系列,但那时候我把它们理解为是录像,而不是电影。
再回过头来说《红河谷》,初次接触,应该是在前期电视里的宣传上,类似于现在的《影视同期声》、《片
[HOT]春节如何穿搭中式元素! :http://olszewski84.blog.163.com/blog/static/188887 43720116250627479 场传真》这种。当时是在萍乡电信实习。也就是个印象,知道有这么一部电影,是在西--躲拍的。再后来就是毕业了,在赣州,我们一帮无业游民们在街头游荡着。在一处电影院门前,我忽然就看到了《红河谷》的海报,应该就是邵兵和宁静的大照片,我也没什么感觉,大概只留下一句“咦,还真有这部电影啊,这部电影还真上映了啊。”,就没有别的了。我没记错的话,贴在一起的还有《泰坦尼克号》的海报,也是那时候正在热映的电影。
真正看这部电影,却是在1998年,应该是在年初,那时候和邮政刚分荚冬电信这边没什么家当,很多东西都得重新置办,会议室的彩电、功放、音响、影碟机都买了新的,买影碟机的时候就附赠了这盘《红河谷》。那时候正是影碟光盘标准大争吵的时候,什么LD、VCD、CVD、SVCD等等,总之是好一阵热闹,后来出了个DVD,终于是文成武德一统江湖了。那盘《红河谷》正是SVCD格式的,一般的影碟机或者CDROM还识别不了,在电脑上用当时最流行的超级解霸,找了好几个版本才播出来,画面上半部分还是抖的。
那么我就来说一说我对《红河谷》的印象吧。
第一次看《红河谷》,就是在我们上栗电信老大楼(竟然已经拆了好多年了)的大会议室里,应该是和宿舍的几位兄弟姐妹一起,应该是头一次看这样的效果还好的家庭影院,对电影的记忆还停留在我那个乡镇,一块破败的大银幕,噪杂的人群,四处漏风的窗户,时不时打开的侧门,再有就是学校的露天电影。加上那时候的那种电影,因此电影于我而言,只是一个一个的故事,声音的效果、画面的好坏是没有感觉的。所以我想这也应该是促成我对《红河谷》情有独钟的一个原因了。
开机,放进碟片,首先映进眼帘的画面便震撼了我。清楚的画面、有质感的声音,加上优美的西--躲风光,很快就深深的吸引了我。接下来是对西躲人民淳朴、善良、真诚、野性的一些展现。我最难忘的便是那个英军少尉养病期间的那一段镜头,蓝天白云、雪山草地、雄鹰骏马。。。达娃、嘎嘎和少尉一起交流嬉闹,达娃和嘎嘎看少尉带来的书籍,那代表着外面的世界,两个人看得既进迷又无法理解,一个斜躺着的性感暴露的外国女人(我猜想应该是当时非常走红的一位好莱坞明星),两人随着性感女人的卧姿也随着斜歪了一下脑袋(呵呵,这个镜头很经典的),紧接着书中闪过钢琴、火车、大文豪还是大科学家的几张照片,总之是代表着现代的西方的文明的东西,最后是一个类似于蒋委员长(当然那时候应该不是他,我猜想是某位雄师阀吧)的戎装照片,被贴在了鹞子上,放上了天空。。。嘎嘎教少尉用牛粪做成饼子,糊在墙上,嘎嘎的小饼和少尉的大饼一个接一个的扑了上往。。。手巧的达娃用少尉带来的书纸,剪成马、牛、羊的样子,让嘎嘎和少尉猜测,少尉和嘎嘎象两个儿童一般,整洁的坐着,兴奋而投进的一边猜一边做着动作。最后达娃拿出大概是她最满足的作品----兔子,笑呵呵的一摇一摆的问“这是什么?新光水晶”少尉先是猜成了鸟儿,后来又猜错成什么,还是嘎嘎眼尖,高声的答道“我知道了,兔子!”,少尉也明白过来了,恍然大悟一般“噢,兔子!”达娃笑得更开心了,兴奋的往后一仰,倒在了草地上。嘎嘎和少尉也随着兴奋的倒了下往,屁股上是两团湿湿的泥巴印子,同样的两个小,两个大。。。
这一段镜头,我以为是相当相当经典的,加上优美动听的音乐。天、地、人、雪山、草地、高原、雄鹰、牧马。。。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达到了极致的***、完美的同一,啊,那真的是天堂啊!难怪现在的人们谈到西---躲似乎都有着一种顶礼膜拜式的虔诚和向往。
那段音乐是我一直在哼着的,不经意间已经哼了13年了。相信这段音乐是优秀的,由于我后来发现,好几次金鸡百花还是什么电影节、包括一些重大场合是用它做过背景音乐的。
包括还有爱情的话题,时间不够了,晚些时候再续吧。该上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