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的民族自治地方与民族乡简介
2012-4-16 16:00:58
访问量:2964068
重要提醒:系统检测到您的帐号可能存在被盗风险,请尽快查看风险提示,并立即修改密码。 | 关闭
网易博客安全提醒:系统检测到您当前密码的安全性较低,为了您的账号安全,建议您适时修改密码 立即修改 | 关闭
到目前为止,全国共建有畲族自治县1个;畲族乡(镇) 45个,其中福建17个,浙江18个,江西8个,广东和安徽各1个。
(一)自治县(1个)
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1984年6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这是中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同时也是华东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
(二)民族乡(镇)(45个)
福建有畲族乡(镇)17个,分别为:
1.福安市坂中畲族乡:成立于1984年7月,地处福安市西北郊富春溪西岸,辖区面积67.7平方公里,下辖19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总人口2.385万人,其中畲族人口9300人,占总人口的39%,为宁德市畲族人口最为聚居的乡镇。拥有坂中天然森林公园、仙岫晴云、富春溪水上长廊等天然旅游资源和文笔峰凌霄塔、崇福寺、大林“钟氏宗祠”等古迹。
2.福安市穆云畲族乡:穆云畲族乡地处福安市西部,辖区面积116.8平方公里,下辖33个村委会,其中畲族村14个,现有人口2.70万,其中畲族人口9149人,占总人口的33.8%。茶叶、穆阳水蜜桃、刺葡萄是穆云乡的三大主导产业。穆云畲族乡溪塔畲村是野生刺葡萄的发源地之一,“刺葡萄沟”绵延长达4公里,被誉为“中国葡萄第三沟”。穆云是闽东革命的中心之一,叶飞、曾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建立过“中共安德县委”。
3.福安市康厝畲族乡:康厝畲族乡位于福安市西部,是福安畲族人口较为聚集区域之一。辖区面积110.2平方公里,下辖32个村委会,总人口2.8万人,其中畲族人口7320人,占总人口的26%。康厝乡具有浓郁的畲族风情,域内山清水秀,自然景点有东山雪涧、纱帽石、凤洋清泉洞、象地龙井等,旅游开发已成为新兴热点。
4.霞浦县水门畲族乡:水门畲族乡位于霞浦县东北部,面积149.6平方公里,辖23个村民委员会,276个自然村,共有5846户2.3万人。有霞浦“绿色宝库”之称,是霞浦县茶叶、竹木主要产区。
5.霞浦县盐田畲族乡:盐田畲族乡成立于1984年,位于福建省霞浦县中部西侧,全乡土地总面积15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8公里。下辖22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全乡共有9012户,总人口29847人,其中畲族人口6972人,占总人口21.6%。盐田乡为霞浦县主要渔区之一,闻名遐迩的宫井洋是全国唯一黄鱼天然繁殖地,东吾洋也是全国少有的对虾天然繁育养殖基地。盐田畲族乡还有福建省唯一的蛤苗生产基地和天然蛏苗基地。
6.霞浦县崇儒畲族乡:崇儒畲族乡,位于福建省霞浦县西北部,全乡面积141.3平方公里,下辖27个行政村183个自然村,总人口2.5万人,其中畲族人口0.48万人。相传崇儒乡曾出十八学士,以尊崇儒学,故而得名。崇儒乡文化底蕴颇丰,有霞浦县最大的人工湖-溪西水库;名胜古迹有龙井岩洞;独具畲族大家族群体建筑特色的樟杭大厝;霞坪村保存有完整的畲族“三宝”——“祖图”、“龙杖”、“族牒”等。
7.福鼎市硖门畲族乡:硖门畲族乡于1993年10月成立,是福鼎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也是闽东最年轻的畲族乡,地处鼎、霞交界,素有“福鼎南大门”之称,背靠国家级名胜旅游风景区太姥山,北邻天然海港—沙埕港,南接对台贸易窗口—霞浦三沙镇。全乡地域面积54.7平方公里,辖九个行政村87个自然村,总人口1.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25%。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境内除众所周知的畲族风情外,还拥有千年古刹--瑞云寺、石兰古堡、青屿山和渔井湾海蚀地貌旅游。主要产业为农业种植业和海水养殖业。
8.宁德市蕉城区金涵畲族乡:金涵畲族乡成立于1984年,位于蕉城区东南部,是蕉城区惟一的少数民族乡。面积62.3平方千米,辖16个行政村。全乡总人口1.6万,其中畲族人口7260人,占总人口的33%。为保护和弘扬畲族传统优秀文化,20世纪90年代在金涵乡亭坪村建成了中华畲族宫,已成为畲族同胞的朝圣地,也成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基地及举办畲族祭祖仪式纪念地。金涵乡工业经济发展较快,截至2006年,全乡共落户各类民营工业企业91家,其中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8家,超亿元企业3家,成为蕉城区重要的民营工业园区之一。
9.连江县小沧畲族乡:小沧畲族乡,是福建省最早成立的的少数民族乡,位于连江县西北部敖江中游侧畔,总面积60.4平方公里,下辖5个行政村18个自然村。总人口4073人,其中畲族人口2412人,占全乡总人口的59.2%。蓄水1.7亿立方米的山仔水库,是福建省第三大高山平湖。2000年,小沧境内的龙宫庙、七里村的探花府和樟后村中逢贞节坊3处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提升了民族文化的品位。
10.罗源县霍口畲族乡:霍口畲族乡成立于1984年,位于福建省罗源县西南部,处于罗源、闽候、连江、晋安、古田“四县一区”结合部。面积198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其中8个少数民族村),125个自然村,总人口20336人,其中畲族人口5013人,占总人口的24.6%。霍口畲族乡境内的岱江源自古邑,水流清澈如镜,时湍时缓,沿江崖石怪异、山花竞秀。下游福湖畲村松竹掩映、风景秀丽,畲族传统文化资源丰富,每年三月三都举办传统歌会和民俗迎神祭祖活动,畲家风情歌舞,独具特色,现辟有八闽第一漂项目,是人们回归大自然、生态环境游的美妙境地。
11.漳浦县湖西畲族乡:湖西畲族乡成立于1984年,位于漳浦县境东部,赤湖溪中游。面积80.8平方公里,下辖10个行政村。总人口2.5万,其中畲族占38%。湖西畲族乡名胜古迹众多,赵家城、诒安城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蓝廷珍府第(又称“新城”)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蓝鼎元墓园、三王公庙、宋代“兴孝桥”、北宋“石梁桥”等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自然景观则有鼎山旭日、丹灶晴云、关山奏板、鉴池暖煨、石人插肩、神龟献吉、天马行空、丹湖揽月、象狮把水、考亭笔架、玳瑁前拱、溪环玉带、沙涌金鱼、旗鼓捍门等众多景点。
12.漳浦县赤岭畲族乡:赤岭畲族乡成立于1984年,位于漳浦县东北部,玳瑁山脉南麓,全乡总面积101.04平方公里,下辖9个行政村和6个场。总人口1.35万人,其中畲族人口1.24万人,占92%,是全省畲族人口比例最高的民族乡。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主要有水果、花卉、矿产、竹木、畜牧、淡水养殖等六大主导产业。赤岭文化古迹丰富,保存多处宋代石雕石刻、窑址;石椅“种玉堂”是漳浦蓝姓畲族的祖祠;山平村雨霁顶三界公坛历史悠久,影响遍及闽南各县;清初对台湾影响深远的蓝理、蓝廷珍、蓝鼎元、蓝元枚等名人史迹保存丰富;正在规划建设中的玳瑁山生态农业休闲区风光旑旎,旅游资源丰富。
13.龙海市隆教畲族乡:隆教乡是龙海市唯一少数民族乡,地处闽东南沿海突出部,东与厦门特区隔海相望,南临台湾海峡,北连招商局中银开发区,西衔漳浦县,全境75.56平方公里,下辖11个行政村。全乡总人口23145人。隆教乡有25公里蜿延曲折的海岸线,形成许多美丽的岛屿和优良的海滨浴场,奇特的景观异彩纷呈。2000年11月,以隆教牛头山古火山口为主要景观的漳州滨海火山遗迹荣获国家地质公园称号;隆教湾海滩平缓宽阔,沙质洁白而柔软,以“位优、滩缓、沙佳、水净、岸长、温适、花奇、树多、景配、物丰”,号称“天下第一滩”;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的镇海卫古城闻名遐迩;素以“闽山第一峰”著称的南太武山与金门北太武遥相呼应,号称“姐妹山”。在漳籍海外侨胞的心目中,南太武山是故土“唐山”的象征,祖国的代名词;位于镇海东门外的旗尾山,因其山势走向恰与澎湖列岛和台湾最南端三点成一条直线,所以地理专家把这条直线定为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并把旗尾山作为这条分界线的标志。
14.上杭县庐丰畲族乡:庐丰畲族乡成立于1988年,位于上杭县城东南部郊区汀江左岸,因“三丰”片(丰康、丰乐、丰济)盛产芦苇而得名,也称“芦丰”。全乡总面积126平方公里,现辖14个行政村。总人口29376人,其中畲族人口9382人,畲族约占总人口的32%。庐丰畲族乡是市级商品粮基地乡。文化胜迹也相当丰富,丰济村天后宫是上杭县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1926年);摩陀寨上杭县著名古迹,区内山水环绕、怪石嶙峋引人入胜;烤烟、仔猪、杭梅、西瓜、三坪茶叶、太古豆豉、丰乐麦芽糖等农副产品久负盛名。
15.上杭县官庄畲族乡:官庄畲族乡成立于1988年,地处福建省上杭县西北端,为长汀、上杭、武平三县交界的枢纽和物资集散中心,上杭县四大圩场之一。总面积123平方公里,辖有18个行政村。总人口29694人,其中畲族人口11394人,占38%。官庄乡自然资源丰富,石灰石、汉白玉大理石资源贮量在2亿吨以上,具有含量高、质感好、颜色浅、花纹美等特点,是生产水泥、汉白玉加工、重(轻)钙生产、制作板材的优质原材料。
16.永安市青水畲族乡:青水畲族乡成立于1987年,地处永安市的东南部,总面积260.7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63个自然村。总人口1.67万人,畲族人口占33.1%。青水畲族乡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传统,经久不衰的永宁桥古戏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闻名遐迩的大腔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具有浓郁少数民族特点的“傩狮”表演因永安市申报2006CCTV“中国魅力城市”赴京展演而声名远扬;境内有古民居400多幢,比较精致的有100多幢,其中开闽王王审知之母“徐氏夫人墓”、王氏祖祠(王审知驻军旧址)“罗兜祠”建于唐光启元年(公元885年),距今已有1120多年历史。此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天宝岩自然保护区有50%在青水乡境内。
17.宁化县治平畲族乡:治平畲族乡成立于2000年,地处宁化县西南,地处闽赣两省长汀、宁化与石城三县交界处。辖区总面积178平方公里,下设12个行政村(其中9个为民族村)100个自然村,全乡总人口13152人,其中畲族4022人,占全乡总人口的30.58%。为三明市最大的毛竹之乡。主要经济作物有马铃薯、地瓜、蕉芋等,土特产有玉扣纸、冬春笋、笋干等。
江西有畲族乡(镇)8个,分别是:
1.峡江县金坪民族乡:金坪民族乡成立于2008年,位于峡江县南部。全乡面积9.79平方公里,下设五个行政村;总人口2938人,其中:归侨侨眷655人,三峡移民301人,少数民族人口962人(有京族、侗族、傣族、瑶族、壮族、苗族、彝族、畲族8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乡常住人口的32.7%。金坪乡主要以种植业为主,柑桔、板栗、翠冠梨是金坪民族乡三大特产,远销周边各省市,也一直是农民创业增收的支柱产业。
2. 铅山县篁碧畲族乡:篁碧畲族乡位于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南部,地处赣闽边界,武夷山脉北麓,是铅山县的南大门。全乡总面积81平方公里,辖4个行政村;总人口3728人,其中畲族人口1300人,占总人口的33.9%。篁碧畲族乡是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机组成部分,野生物、植物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目前已被上饶市委、市政府列入三清山旅游圈和精品线规划。
3.贵溪市樟坪畲族乡:樟坪畲族乡成立于1984年,地处距贵溪城区60公里的南部山区,全乡区域面积28平方公里。全乡总人口1248人,其中畲族684人,占总人口的54.8%。该乡是典型的林业乡,境内有富饶的森林资源,优美的自然景观,气候冬冷夏凉,尤为夏季气候凉爽,素有“避暑山寨”的美誉。
4.永丰县龙冈畲族乡:龙冈畲族乡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南部,是永丰、兴国、宁都、青原区四县区交界的中心地带,辖区土面积144平方公里,下设10个行政村,总人口1.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250人,占总人口的36.7%。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第一次反“围剿”的主战场,毛泽东、朱德曾在这里指挥红军,取得了全歼敌师、活捉敌师长张辉瓒的伟大胜利。龙冈茶油和龙冈灰鹅是畲乡的两大特产,闻名遐迩。
5.青原区东固畲族乡:东固畲族乡成立于2002年,地处永丰、吉水、兴国、泰和四县交界,全乡面积243平方公里,下设15个行政村,总人口17720人,其中畲族人口5203人,占总人口的29.4%。东固文化底蕴浓厚,公元1276年,东固人民积极响应文天祥抗元,在石岭大败元军。1927年至1934年,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建立东固革命根据地,成立了赣西南临时苏区政府,管辖23个乡。1931年,以东固为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在大革命期间建立的东固平民银行,印发了中国第一张纸币,黄公略同志在第三次反“围剿”牺牲于此。现东固境内有革命纪念地14处。
6.铅山县太源畲族乡:太源畲族乡成立于1984年,是江西省建乡最早的畲族乡。地处铅山县西南部,全乡面积78.5平方公里,辖4个行政村,1个垦殖场;总人口2025人,其中畲族人口865人,占42.7%。太源境内竹木丰茂,素有“竹子之乡”的美誉;花岗岩储积量达2亿立方米,有“仙人红”、“杜鹃红”、“枫叶红”、“芝麻黑”等十几个品种。
7.乐安县金竹畲族乡:金竹畲族乡成立于2002年,位于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乐安县南端,全乡总面积248平方公里,下设13个行政村,总人口10463人,其中畲族人口3443人。金竹畲族乡人杰地灵,山清水秀,资源丰富。留有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足迹,毛泽东旧居,朱德教导堂完好无损;稀世珍宝“华南虎”出没于此带,老虎脑自然保护区令人叹为观止;兼有庐山瀑布之秀美、黄果树瀑布之雄奇的金竹瀑布群,已列为省一级风景区。
8.南康市赤土畲族乡:赤土畲族乡成立于2001年,位于南康市西南部,是江西省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乡。全乡总面积为157平方公里,全乡辖17个行政村,总人口33245人,其中畲族人口9000人,占总人口的27.1%。赤土的古遗迹风景地颇多:有虎岗坝山上、秆背新寨孜两处宋代缸罐窑址;有奇形异状地苏家垅、卧虎桥等四座石拱桥遗址;有风景胜地旗杆寨;有终年大雾笼罩、神奇巍峨并建有囚寺(云封寺、葛阳寺、东阳寺、泥坑寺)的云封山。但由于历史原因,这些古遗迹大多已被损毁。
浙江有畲族乡(镇)18个,分别是:
1.龙游县沐尘畲族乡:沐尘畲族乡属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地处龙南丘陵山区,总面积82.83平方公里,2008年3月行政村调整后下辖10个行政村,总人口11746人,其中畲族人口3810人,占32.4%。沐尘畲乡地处“浙西大竹海”国家森林公园内,域内笋竹资源丰富,工业经济以笋竹制品加工为主导,全乡有竹产品加工企业31家,实现竹制品工业产值达7000余万元,被誉为“竹席之乡”。
2.泰顺县司前畲族镇:司前镇早在1958年设司前畲族乡,旋改司前管理区,1962年称公社,1984年复称司前畲族乡,1992年与里光乡合并,建立司前畲族镇。位于泰顺县境北部,全镇总面积118平方公里,下辖10个村(居),总人口1.1万,其中畲族占26.6%。司前镇以农为主,特产茶叶、板栗、猕猴桃等。境内竹木、水力资源丰富,是泰顺县的毛竹生产基地,乡镇企业也以竹木加工业为主,是浙江省的“竹木加工之乡”。
3.兰溪市水亭畲族乡:水亭畲族乡,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西部,全乡总面积48平方公里,辖37个行政村(其中有8个是少数民族村),人口22829人,少数民族2880人,占全乡总人口12.6%。水亭畲乡是兰溪市的“渔米之乡”,粮食播种面积占兰溪市的1/3,全乡有小(一)、(二)型水库9座,1—10万立米山塘水库103府,珍珠面积近10000亩,百头以上养猪场15家,实验农场、生态农庄3家,果木蔬菜、种子基地4处。水亭畲族乡也是浙江省“教育强镇”、省“东海文化明珠”乡。
4.松阳县板桥畲族乡:板桥畲族乡成立于1984年,因驻地板桥村而得名,位于松阳县东部,。全乡总面积32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2005年底全乡总人口4881人,其中畲族1257人,占25.8%。板桥畲族乡以农业为主,茶叶是其主导产业,茶叶的种植、加工已颇具规模,主要生产“观音露”牌有机茶[1],以及龙井、碧螺春、香茶等名优茶。
5.云和县安溪畲族乡:安溪畲族乡成立于1984年,地处云和县城南7.5公里,乡域面积33.5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总人口2760人,其中畲族人口796人,占总人口的29%。安溪畲族乡是个典型的农业乡镇,农业占着绝对主导地位。近年来,安溪乡因地制宜、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农业。目前全乡已发展云和雪梨2030亩,竹笋两用林2000多亩,反季节高山蔬菜500亩,茶叶300余亩,畜禽养殖30万羽,香菇153万段,被誉为“雪梨之乡”。
6.武义县柳城畲族镇:柳城畲族镇位于瓯江流域的宣平溪上游,地处武义南部山区。1987年成立大源畲族乡,1992年大源畲族乡并入柳城镇。2001年柳城镇、竹客乡、新塘乡、云华乡扩并为柳城畲族镇。全镇区域面积172.3平方公里,辖5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2.91万人,其中畲族人口0.35万人,占总人口的12%,是浙江省18个民族乡镇中规模最大的一个乡镇,2001年被浙江省政府列为中心镇。柳城畲族镇是武义县重点产粮乡镇之一,宣平莲子、板栗为柳城名优特产,被誉为武义“二绝”。 其中,宣莲与福建建宁的建莲、湖南湘潭的湘莲一起,并称全国三大名莲,1993年荣获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
7.“毛竹之乡”——遂昌县三仁畲族乡:三仁畲族乡成立于1985年,位于遂昌县城妙高镇西郊,全乡总面积79平方公里, 全乡辖14个行政村,总人口8098人(2004年底),其中畲族人口2157人,占26%。三仁畲族乡一直是浙南的粮、木材、竹笋生产基地之一,也是遂昌县第一个小康乡。好川古墓群是继浙江省良渚、河姆渡文化发掘后,在浙西南考古的一个重大发掘,经研究为距今4500年前百越族先民聚落文化遗址。
8.云和县雾溪畲族乡:雾溪畲族乡成立于1984年,位于浙江省云和县西南8公里,总面积33.25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总人口2140人,其中畲族人口562人,占26.3%。雾溪乡盛产笋竹和药材,水力资源丰富,畲族传统文化底蕴浓厚,有着“笋竹之乡”、“药材之乡”、“水电之乡”和“文化之乡”的美称。境内的坪垟岗村群山环抱,山峦叠嶂,是一个纯畲族居民的行政村,民俗风情极为浓厚,是国家“AA级”旅游区(点)、“浙江省民间艺术家研究基地”和“浙江绿谷?十佳旅游景点”之一。
9.丽水市老竹畲族镇:老竹畲族镇成立于1987年,位于浙江省莲都区西北部,地处丽水、武义、松阳三县交界地带。总面积83.9平方公里,辖25个村委会,全镇总人口15288人(2008年末),其中畲族有3000多人,占全镇人口20%左右。国家级风景区——东西岩就坐落在老竹畲族镇境内。整个景区呈现红色丹霞地貌,岩洞罗列,因其形态各异,集怪、伟、奇、险为一体而备受世人瞩目,深受到古今中外游客的赞赏,老竹也也成为丽水市的“旅游重镇”。
10.泰顺县竹里畲族乡:竹里畲族乡位于泰顺县西北部,乡全乡总面积47.2平方公里,辖竹里、茶石、何宅洋3个行政村,2005年总人口3337人,其中畲族人口1100人,占总人口的33%。竹里畲族乡是泰顺县重点林业基地乡,竹木资源丰富,是县重点林业基地乡之一。
11.龙泉市竹垟畲族乡:竹垟畲族乡成立于1984年,位于龙泉市西南部,披云山(天师山)东麓,境域面积101.5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全乡总人口7537人,其中畲族2336人,占31%。竹垟境内历史文化遗迹众多,明初开国功臣胡琛、章溢的老师王刚叔,晚清著名书画家王树人等名人逸士,都曾在这里留下他们的生活足迹,现今王刚叔的坟墓、悬壁式廊屋桥——坤德桥还保持完好。
12.丽水市丽新畲族乡:丽新畲族乡设立于1983年,地处丽水西部,全乡总面积83.22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总人口10224人,其中畲族人中占21.3%。全乡有耕地面积514公顷,森林面积6818.8公顷,是个粮林并重的乡镇。近年来着重发展“茶叶、板栗、花卉苗木”三大绿色产业,建立了6个科技示范基地、23个无公害基地、省级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取得良好效益。1999年,丽新畲族乡被国家环境保护部命名的“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13.文成县周山畲族乡:周山畲族乡成立于1958年,后撤销,1985年恢复畲族乡建制。地处温州市文成县城东南面。总面积14平方公里,下辖9个行政村,总人口5232人,其中畲族人口1789人,占总人口34.2%。周山乡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兼营茶叶、毛竹、蔬菜、水果、农副产品,是文成的“水果基地”。工业有纺织、机械、化工、食品、印刷、酿酒、冶炼等企业。
14.桐庐县莪山畲族乡:莪山畲族乡成立于1988年,位于桐庐县中南部丘陵地区,面积28.73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总人口9550人,畲族人口2711人,占总人数的28.4%,是杭州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莪山畲族乡已成为“浙江省森林食品基地”、“杭州市都市农业示范园区”、“桐庐县现代林业示范园区”,针织、生化保健、石材、花炮等产业是其主导产业,有“针织之乡”,“花炮之乡”的美誉
15.苍南县岱岭畲族乡:岱岭畲族乡始建于1958年,后建制撤销,1984年恢复民族乡建制,位于苍南县边缘,西、南与福建省福鼎市毗邻。总面积20.17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总人口6617人,其中畲族2450人,占总人口的38%。岱岭畲族乡气候温和,降雨丰沛,适宜发展各种经营,发展水果、食用菌等。茶叶是主要特产之一,蘑菇载培发展迅速,有“蘑菇之乡”美称。
16.文成县西坑畲族镇:西坑畲族镇建于1992年6月,位于文成县西北部,全镇总面积48.29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总人口12000多人,其中畲族人口2680人,占22.3%。西坑畲族镇自然风景资源独特,人文景观丰富,民族风情浓厚,是国家级风景名胜旅游景区刘基故里、铜铃山峡、百丈飞瀑和岩门大峡谷等四大旅游景区的中心地带,是浙西南的“旅游胜地”
17.苍南县凤阳畲族乡:凤阳畲族乡最早设立于1958年,不久后撤销畲族乡建制,1984年又重新恢复畲族乡建制。凤阳畲族乡位于苍南县东南部山区,面积21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总人口5470人(2007年),其中畲族人口2780人,占全乡总人口的51%。全乡产业以农业和劳务输出为主,是苍南县12个省级欠发达乡镇之一。近年来,凤阳乡畲族以农立乡,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和特色支柱产业,先后建立了一批蘑菇、太子参、水果林、畜牧养殖基地。
18.平阳县青街畲族乡:青街畲族乡成立于1984年,位于浙江省平阳县的西陲,是平阳县唯一的民族乡。全域 22.6 平方公里,辖有16个行政村(两个纯民族村),总人口11290人,其中畲族2483人,占总人口的22%。青街畲族乡境内为南雁荡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的组成部分,是闻名遐迩的竹乡和县内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以“自然风光旖旎、民俗风情浓郁、文化积淀深厚、毛竹远近闻名”著称,素有“竹海畲乡、生态家园”的美誉。
安徽、广东各有畲族乡(镇)1个,分别是:
1.宁国市云梯畲族乡(安徽):云梯畲族乡成立于1992年,位于宁国市东南部,面积51.1平方公里,辖云梯、白鹿、毛坦、千秋(畲族村)四个村,总人口6100人,由畲、回、苗、汉四个民族组成,其中畲族人口1800人,占29.5%。云梯畲族乡盛产雷笋、笋干、山核桃、青梅等多种天然名优土特产及宁前胡、白术等名贵中药材;矿产资源丰富,尤以兰花泥(盆景用)而享誉中外。
2.东源县漳溪畲族乡(广东):漳溪畲族乡成立于1999年,位于河源市中部,地处东源县北部,属半丘陵半山地石灰岩地带,亚热带气候。区域面积70.49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上蓝、下蓝、群星、中联、井贝、东华、井口、日光、嶂下、鹊田)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18985人;其中畲族6721人,占总人口的35.4%。河源有丰富石灰石、粘土、山地、森林资源,火蒜等农副产品畅销到珠江三角洲和东南亚国家。境内的黄龙岩畲族风情旅游区占地约20平方公里,由高嶂山、狮型地水库和黄龙岩洞、侧身岩、燕岩石等七个溶洞以及畲族文化展览厅、畲族风情表演等项目组成。 [1] “观音露”茶曾获2002年中日韩国际茶叶博览会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