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北方——应县木塔
2012-4-18 9:55:09
访问量:2963142
游北方——应县木塔
在台怀镇吃了一餐素席后,坐车翻山越岭向北奔大同而去。这时导游小刘就开始介绍此去一路上的景点,这里有阎锡山的故居,应县木塔以及悬空寺等。
当我们问道山西人对阎锡山的评价如何,小刘没有吭声,有人说山西人是不是说他好?小刘点点了头。
其实阎锡山这个人挺复杂的,他统治山西长达三十八年之久,称他为山西的土皇帝并不为过。阎老西曾经反蒋,反共,抗日;也曾经联蒋,联共,与日本人勾结,出发点当然是保存住他在山西的权力。但他也是在全国硝烟四起,战乱频繁的局势下,为保存山西一境的平安和发展,周旋于各种政治势力之间。他的哲学是“中的主义”,奉行的是不过亦不及。能够韬光养晦,保境平安最好,万不得已就联合一方与之抗衡。在抗日战争中,他能与八路军在山西合作抗战,甚至还容许共产党在他的军队中活动,但一旦共产党的势力在山西壮大,威胁着他在山西的地位,就毫不犹豫,坚决反共。因为反共,建国后,阎老西就是一个反动的被全盘否定的历史人物。但是,由于他对山西人民作了不少好事,却得到山西人的好评,山西人还是有一个公正的评价的。
阎锡山的故居我们不能去拜访。可小刘却极力主张我们去应县木塔和悬空寺,这是没有纳入规定的游览的景点。她说,这两处都是摇摇欲坠,危在旦夕的古迹名胜,因为来参观的游客太多,上千年历史的古建筑,已经承受不了。现在是机会难得,过了这个村就怕没有这个店,以后想进入里面看看都不可能了。说的大家心痒痒的,于是,大家决定:去看吧!当然要去就得另外加钱。小刘说,去这两处要绕道,而且还要交一定的钱给公司,所以每人得交一百元的费用,除此,门票还得自理。这是旅游暗规则,愿打愿挨,自便。
应县木塔,是山西朔州应县佛宫寺的释迦塔,位于寺里的山门和大殿之间。当我们来到木塔处,见到山门前立有一尊高大的白色的塑像,显然是不久前现代人的作品,很多人不知究理,问这是何人?若知这木塔是释迦佛塔,所塑之像应是观音也就顺理成章了,从形象看也是非观音莫属的。
显然,我们的重点是在木塔,佛宫寺的其它不是我们兴趣所在。这座古佛塔,建于宋辽时期,它不但历经了近千年来的狂风暴雨的肆虐,饱受历代战火的洗礼,还经受了多次大的地震,至今岿然屹立,完好如初,是中国现今绝无仅有的最高、最古老的重楼式纯木结构的塔。这座高近七十米的古塔,外观六檐五层,内里还四暗层。它全靠斗拱、柱梁镶嵌穿插吻合,不用钉不用铆,以50多种斗拱的垫托接联砌建而成,充分的表现了我国古代建筑技术的高超和精湛,难怪要把它列为与巴黎埃弗尔铁塔和比萨斜塔并称的世界三大奇塔。
从外观上看,它一点也不显老态,高峻、雄伟、凝重,在气势上并不输于黄鹤楼。不过应县木塔是原装的,没有毁于塞外狂风沙暴,以及历次的战火和地震;而黄鹤楼却多次被毁,又多次重建,现在的黄鹤楼已是文革之后现代人的作品了。
远远望去,可以看到呈平面八角形的木塔的中层塔檐下,竖匾上的“释迦塔”和各层塔檐下的横匾上的“峻极神功”、“天下奇观”“天宫高耸”、“峻极于天”的大字。
木塔建在很高的石台基上,爬上台基,第一层外是巨大木柱支撑着。进入塔门,有工作人员看守,年纪大的劝其不要爬上去。木梯每级很高,没有电灯照明,全是窗门外的自然光,因此很暗,年纪大的爬这楼梯确实有点危险。沿木梯攀援而上,同时也向四周观看,只见全部是的粗壮的木头木枋,相互镶嵌咬合着,结构看起非常复杂,这些木料没有上漆或早已脱落,虽然陈旧,却显得结实,没有一点虫蛀腐朽的痕迹。向塔的里面望去,楼里面也有大木柱支撑着,内有高大佛像,是白粉彩塑而非金身。
沿木梯上到第三层,就不能再上了,因为内里面有暗层,这实际上是第六层了。走出暗层塔门,是围绕塔身的平座,有栏杆保护,扶着栏杆,凭栏俯瞰,南方山门外观音塑像之间是两个半圆的充气大气球,牌楼之外毕直的路两边是排列整齐的灰瓦大屋顶的楼房。北方几层石护栏的台基之上是雄伟的大殿,大殿前方的空地上,五颜六色的气球和塑料小板凳,整齐地排列成方阵。据说当天晚上电视台要排节目摄电视,可能是为了申报世界遗产而为。
回到层内,柱上有楹联:“放眼欲穷千里目,抠衣试上六层来”,恰似当时的情景。塔身外檐下柱上还一联:“俯瞩桑乾滚滚波涛萦似带,遥临恒岳苍苍岫嶂屹如屏”。这桑乾河自是看不到,那远处的山影可能是北岳恒山了。
对于塔内每层的佛与菩萨的塑像和壁画,也来不及细看,据说都是上乘佳作。这木塔里还收藏有辽国时期的木刻彩印的经卷,视为罕见。其最为贵重的是:两粒佛灭时留下的佛牙,是放在那有十多米高的释迦牟尼佛像的头顶上,这个稀奇之物,我们自然观看不到。
最后,抄两楹联,以作欣赏:“拔地擎天四面云山拱一柱,乘风步月万家烟火接云霄”;“点检透云霞西望雁门丹岫小,玲珑侵碧汉南瞻龙首翠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