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农历3月19日),经过积极筹备的鹿邑县辛集镇永安寺第八届文化庙会在位于县城西35公里的辛集主要街道隆重开幕。初夏的一场喜雨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凉风送爽,唢呐高扬,彩旗飘飘,来自本地及淮阳、郸城、太康等周边县市、安徽省亳州市和辽宁省大连市等地的近万名各界人士和广大群众汇聚永安寺,看免费文艺演出、非物质文化展演,参观永安寺,拜佛祖、祭关公祈福,购物消费、交流物质,现场人头攒动、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本届文化庙会由辛集镇政府主办,镇文化站、永安寺庙会文化研究中心共同承办。文化站站长殷豪杰主持开幕式,镇武装部部长刘东代表镇党委政府致辞,永安寺会长、文化团体代表李安全和永安寺庙会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董小令分别讲话。副县长李帮儒,县委办副主任、旅游局局长丁震,文化局副局长林涛,文化综合执法大队队长许保亮,文物股股长匡啸山,旅游局办公室主任李亚男,旅游促进股股长蒋保庆等出席并观看演出、参观永安寺。鹿邑县电视台进行了现场采访。
“永安寺庙会”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结合文化惠民、旅游惠民活动,今年安排时间较往年延长一倍(从3月17日到22日),规模也更大。组委会邀请了鹿邑豫剧表演团演出《郎才女貌》、《打金枝》、《刘墉下南京》、《寇准背靴》等优秀剧目十场大戏,还有四通镇舞龙队、盘鼓队,淮阳高跷表演队、舞狮表演队,郸城竹马表演队,鹿邑马村寺竹马表演队,鹿邑丁贵良唢呐表演队、邹大明河南坠子表演队及大连市、亳州市文化团体参演助兴,300多名演职人员八仙过海、各展技艺、精彩纷呈。庙会现场,安排了永安经挑、虎头靴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展示牌和产品展台,以及海燕麻花、孔集香阁烧鸡、秀芳观堂麻片、贡献狗肉、麻祥贵卤肉、韩家糟鱼等地方名优食品展台,令广大参会群众流连忘返。永安寺内,大家身挂平安带、敬香行礼,许愿祈福,祝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繁荣发展、和谐进步;还纷纷自发捐款献爱心,助力永安寺建设,为这座千年古刹重现光彩、为老子故里文物保护开发、文化旅游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陈鹿华 蒋保庆)
背景介绍:永安寺历史文化丰富,源远流长。唐高宗李治及武后乾封元年(公元666年)亲到太清宫祭祖后驾幸寺院,亲题御书“永安寺”,并赐“透龙碑”,颁诏扩建,成为中原佛教名胜。自此永安寺声名远播,“年年三月街,天天武庙会”,方圆上百里的群众都在每年农历三月十九以及每月初三、六、九前来赶会,武庙会(祭祀关公)、文庙会(民间文艺表演)延续至今,久盛不衰,成为永安寺鲜活的历史文化名片。解放前的永安寺非常鼎盛,当时依照金銮殿兴建,南北长125米,占地48亩,三进院落,有皇赐“透龙碑”、八棱碑、两座千斤钟、27尊神像,墙壁上有诗画百余幅。文革时期,红卫兵将东、西廊房及山门拆除,在大殿东侧建了一所学校。目前永安寺南边还是两排学校的办公房,堵住了向南的大道,所以只能从西北角的侧门出入永安寺,这也成为众多到访人员最心痛的事情了。永安寺现存面积400多平方米。有青石碑刻30余通,其中两通为永安寺历史简介。坐北朝南的大殿古朴典雅,气势恢宏。10米高的大殿属于先是木架支撑,之后筑墙建顶的明代建筑。前檐下有4根大红巨柱高擎,殿内神龛雕塑有三尊佛像,像高丈余。东西间雕塑有18罗汉,文武有别,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西侧有厢房三间,供有关圣帝君、文殊菩萨、西天佛祖等神像。院内数株松柏时刻彰显着千年来的古老历史文化特色
近年来,鹿邑县委县政府、辛集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文化旅游等部门大力支持,以刘大朋、邵思才、杨魁芳、董小令等为代表的热心人士以及信众善家积极努力,秉承“言规行矩,讲学明道,砥砺名节,变风教化”的宗旨,永安寺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快速发展,被命名为周口市和鹿邑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永安寺庙会”也成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刘大朋、董小令也被任命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员、周口市民间艺术家,成为基层文物保护、文化传承的佼佼者。成立的永安寺庙会文化研究中心开展有民俗文化、佛经文化、庙会文化、楚陈文化等研究,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