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石雕、门楼厢房……
经过时光沉淀的古建筑
总让人身心也随之沉下来
层层错错几千叠的褐瓦
仍在风景秀丽卓绝的三山岛
低声诉说来自遥远时代的故事
由三山岛出发
经清俭堂
转师俭堂
过乐善堂
抵达薛氏祠堂
走过旧式门廊厅堂
感受原住民生活
体味历史时光蹉跎
清俭堂位于桥头自然村(下横)5、6、7、8、9号,建于清乾隆四十年(1778)。建造人为黄发祥,号称黄十万。初时有宅院三进,前厅后楼有60余间,房屋加花园,总面积1300平方米,该堂有三进宅院,前厅后楼有60余间,房屋加花园,总面积两亩有余,是三山岛现存古建筑中最大的一栋。

清俭堂建筑风格颇有江南特色,厅、堂、落地风窗诸处雕花美轮美奂,素有“三山雕花楼”之称。
整座建筑坐北向南,“六扇头”大门朝西,六扇头大墙门朝西,后花园种竹。
有一泓清泉流经房屋的西南面,过大墙门折向南而注入桥头浜太湖。门屋向西。进大墙门为天井,对面与门屋相对的为家堂间,用以祭祀黄家历代祖先。

过天井穿过有砖雕门楼的二墙门,即为大厅。厅前有32扇风窗,上雕亭台楼阁等苏州园林景色,厅内悬挂“清俭堂”的匾额,两面挂有抱柱对联。
进大墙门过天井门穿过家堂间,即进入花厅。花厅为三开间二耳房的建筑,中间挂有一匾额,上书“漱泉书屋”,可能是当时有一泓清泉小溪绕屋而过得名,前面是21扇雕有花卉图画的风窗。
花厅后面是一排七间厨房,厨房后面两栋楼房七楼七底。花厅左边还有三开间平屋,平屋左边是一个花园,栽有一株百年黄杨和三百年的桂花树。西侧有融吴越建筑之特色的马头墙。

为潘姓住宅,建于清嘉庆六年(1801),建造人为潘氏高祖潘尔丰。总面积701平方米,前厅、后楼两进,共26间,占地八分。

师俭堂背山面湖,气势不凡,堂名取意于汉丞相箫何名言:“后世贤,师吾俭”。

大门开设在大厅的左边厢房,五级石阶进大门,望见右边厢房,内是供祖宗牌位的家堂。天井处有一砖雕门楼,上雕“职思其居”,取自《诗经·唐风》,意喻不可贪安而忘却该思之职,款识为“蔡元定,辛酉春”。
门楼左右各有一组砖雕,内容取自北宋诗人魏野的名句“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
左侧砖雕中,一书生端坐书亭中,凝视着书童在砚池中洗砚,书童仰视着东家,神情可掬,似是在应答;右侧砖雕则是相公站立庭院中,看着书童在烹茶,仙鹤腾飞于上方,闲庭雅致,跃然而出。
门楼下方雕的是“郭子仪祝寿”,图案中梧桐树、金凤凰、高头马及众多人物,繁而不缛,神情各异,堪称精细。
2009年7月,被公布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是三山岛文物级别最高的古民居。
位于东泊自然村2号,清代建筑,建筑面积184平方米,现有门屋、住楼前后两进。

门屋面阔三间,进深六界,圆作穿斗式。用料较小,为清末重建。

住楼面阔三间带两厢。底楼副檐做法。二楼构架为内四界前廊形式。
住楼前砖雕墙门字牌内所镌“乾隆三十八年癸巳季春立”字铭是其建筑的绝对年代。

位于桥头自然村,清代建筑,建筑面积240平方米,是岛上薛氏宗祠,现有门屋、大厅前后二进。

门屋二坡硬山造,山墙顶部施观音兜。面阔三间,进深六界。内四界前廊形式,内四界圆作抬梁式,边贴穿斗式。
大厅二坡硬山造,顶设观音兜,面阔三间,进深九檩,内四界前廊后轩形式,内四界圆作抬梁式,边贴穿斗式。
■ 上海—沪宁高速G42—[正仪枢纽]—转苏州绕城高速东S5(甪直方向)—[甪直枢纽(东山、西山方向)]—东山出口下—东山长圻码头停车;■ 上海—沪宁高速G42—[苏州北枢纽]—转苏嘉杭高速G15W(杭州方向)—[苏州南枢纽]—转苏州绕城高速(东山、西山方向)—东山出口下—东山长圻码头停车;■ 南京镇江常州无锡—沪宁高速G42—[东桥枢纽]—转苏州绕城高速西S9(西山、东山方向)—东山出口下—东山长圻码头停车;■无锡—环太湖高速S83-S19(苏州方向)—[通安枢纽]—转苏州绕城高速西S9(吴江方向)—东山出口下—东山长圻码头停车;■ 浙江—苏嘉杭高速G15W—[苏州南枢纽]—转苏州绕城高速(东山、西山方向)—东山出口下—东山长圻码头停车;到达长圻码头后,停车场停车,购买上岛门票及船票,在东山长圻码头坐游轮上岛。备注:1.4米以上学生(请带好学生证)、60岁以上老年人(请带好身份证)门票可以享受5折优惠,1.4米以下儿童、70岁以上老年人(请带好身份证)免门票。10人以上团队游客可以享受团体打折优惠。周五至周日及节假日期间,若游客较多,有加班船,班船坐满即开。备注:1.0米以下儿童船票免费,1.0-1.4米儿童船票10元/人,1.4米以上儿童按成人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