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创造的十二个世界之最(续)
2012-4-16 15:35:08
访问量:2963954
(六) 世界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
成吉思汗建立的世界历史上疆域空间辽阔的蒙古帝国打破了欧亚大陆上各民族各国之间此疆彼界的限制,既扩大了本地人民的视野,加强了人们对世界的了解,又大大便利了东西方人民的往来,繁荣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著名学者忻剑飞先生在《世界的中国观》中说:“西征给国外关于中国的知识和观念,带来了三个直接的结果:其一,中国的物文化进一步西传,其中包括火药、罗盘、印刷术、造纸等极为重要的发明,多是在这一时期辗转西传的;
其二,吸引了大批外国商人和旅行家来到中国,这些人回去以后口述手记,使国外关于中国的知识大增;其三,造成了罗马教廷对于向中国派遣传教士的急迫心理和浓厚兴趣,照勒·布尔努瓦的说法,由于蒙元帝国的崛起,使‘西方人的视野范围忽然间扩大了,他们骤然感到茅塞顿开,豁然旷达。获悉天外有天,即在穆斯林帝国之外还有一个强大的和数量众多的基督教民族,这个基督教民族征服了中亚、俄罗斯、中国北部和印度之后,接着又向波斯和欧洲推入’。
西方学者称成吉思汗为“全人类的帝王”:日本军事家说:“蒙古远征欧洲后,促进了东西文化交流,马可·波罗游记促入了哥伦布探险,美国大陆被发现。而成吉思汗的诞生改变了世界的方向。”“成吉思汗的诞生可以看作是今日世界的诞生。”
一位德国教授在《不屈之王铁木真》中这样写道:“在欧罗巴也与西部亚细亚同样,不重新树立自然的秩序是不行的。那样无论在欧洲和亚洲,使他们从沉睡状态中苏醒过来,需要一支强有力的手去摇动他们是迫切必要的。这样摇醒他们强有力的手出现了,这就是不屈之王秩木真及其后裔。那样,他们是完成支配世界的至上命运后不久撤离了历史舞台。俄罗斯和德意志人及其他西欧诸国民,能够达到现在这样强大和文明,无疑是蒙古人及其蒙古军征服的刺激和赐物。”可以说,成吉思汗这样天之娇子的诞生,既为中国文化注渗透了尚带有原始意味的新力量,又使世界从沉睡中觉醒,改变了世界的方向。一位美国学者说:“在过去的千年,成吉思汗在为近代生活打下基础方面超过了任何一个人。”
成吉思汗及其后裔在西方统治了二百五十年之久。俄罗斯大公国是依靠蒙古金帐汗国的力量,统一互相对立、混乱无序的诸多小国建立起来的。前苏联的一个历史学博士说:一些俄罗斯历史学家民族自尊心可嘉,然而历史上无知是可耻的。俄罗斯人,在蒙古统治时期,在蒙古学校里学了二百年政治,成功的建立了俄罗斯大国;其后二百年,向西欧的学校学习了二百年政治失败。所以,俄国人提出了“重新熟悉自己,还原来的自己”的口号。
成吉思汗在历史上的荣光,并没有因时间而暗淡,他创立的王朝在他死后仍然存在。对整个世界来说,成吉思汗死后的影响比他生前更大。七、八个世纪以来,都产生过极为广泛,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外军事家、政治家、史学家从各个不同角度解读成吉思汗,其论著不计其数,直到今天,在一些传说中,在电影、电视屏幕上,在戏曲舞台上,还经常观到他的形象和事迹,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有60多个国家与地区,组织专人对他进行研究。他的战略战术被后世的许多国家所效仿,被国际上不少高等军事院校所重视,被很多国家的专家学者推崇之至。三十集电视剧的编剧、研究成吉思汗的专家朱耀廷教授说的好,“在中国众多的帝王中,大概只有成吉思汗是最具的世界性的影响人物。”
就近几年看,美国人撰写的一部畅销书《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100名人》(1995年以来该书在大陆至少有六家出版社出版发行),将成吉思汗排名第29位。他说:“成吉思汗是人类历史上真正主要的推动者之一。”“……我为什么把成吉思汗看得比其他三人(亚历山大、拿破仑、希特勒)更重要呢?部分原因当然是,同其他人中的任何人相比,他所影响的区域面积更大。更重要的是,其影响所持续的时间也长的多。拿破仑和希特勒都是生前就被人打败。其征服活动时间不长。亚历山大去世时军队虽未被击败,但他没有指定继承人,他死后帝国很快便崩溃。然而,成吉思汗将他的征服活动组织的如此好,其儿孙又是些如此能干的继承人,以致成吉思汗去世后蒙古人在亚洲大片地区又继续统治了数个世纪。”
(七) 最早实行了政治民主的帝王
1206年12月15日,全蒙古各部落长、族长、诸王、群臣,在斡难河畔举行了隆重的忽里勒台(今译“大呼拉尔”即民主推选大会)。大会一致推举44岁的铁木真为全蒙古可汗,尊号为“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即位后,开创了民主推选可汗之先河,凡是重大问题决策,都是召开大忽里勒台决定。忽里勒台原是部落联盟的首领参加的一种议会制度,也就是部落议事会,是蒙古族在社会进化过程中军事民主制的一种残余。这种会议形式到成吉思汗时期成为宗王大会,重要大臣同时与会。成吉思汗在遗训中规定选举大汗必须通过忽里勒台,使汗位顺利交接,由蒙古宗王共同选举德高望重的黄金家族成员出任蒙古帝国大汗,所有人都听从会议决定,心悦诚服的接受新的领袖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好办法。成吉思汗逝世后,诸王百官大聚会,依据成吉思汗的遗命,立窝阔台做皇帝,也是由大忽里勒台通过后登基的。贵由、蒙哥也都是由大忽里勒台通过后,才继承皇位的。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大帝国后,为巩固政权,他确立了千户制、扩建怯薛军,设置“治政刑”的“断事官”,颁布了蒙古第一部成文法——《大札撒》。成吉思汗把训言、律令、札撒令写在卷帖上,这些卷贴就成为《札撒法典》。成吉思汗规定:每逢新汗登基,大军调动,诸王会商国事、朝政,都要把《大扎撒》拿出来,依照上面的规定办事,并根据其中规定的方式入行战争。成吉思汗反复强调,所有臣民以至子孙后代,都要遵守他制定的《札撒法典》。
成吉思汗取消了各级将领的等级界限,打破了民族界限用人,为破格提拔人才提拱了理论依据。因此在他的手下云集了大量人才。如“四杰”(木华黎、孛斡尔出、赤老温、孛罗忽勒);四骏(速不台、哲别、忽必来、者勒蔑)都是平民甚至奴隶出身;乃蛮部太阳汗掌印官畏兀儿人塔塔统阿,金国降臣耶律楚材等,还有出身波斯、饮察、斡罗斯、阿兰等部的一批人才。这些人对成吉思汗制定正确的政治军事路线起了重要的作用。
成吉思汗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杀过一个将领、一个功臣的封建帝王。他成功之后,对所有的功臣都不断的赏赐,非但没有杀戮或削权之事,甚至连“杯酒释兵权”一类的事也没有发生过。凡是他的“那可儿”或由他选拔的将帅功臣,没有一个不是终生效忠的,没有一个背叛他的,这一点不能不说成吉思汗是知人善任的杰才。对于士兵也是关怀备至,关心他们的疾苦,不得无谓牺牲一个士卒,不得遗弃伤员和烈士,要求各级那颜厚爱士卒,士卒要敬上,绝对服从将领,因而深受广大将士的信赖和拥戴。
纳谏是君主或领袖们不可缺少的美德,也是实行政治民主的必要条件。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的讷谏被传为美谈,而成吉思汗在这一点上能与他比美。可汗是纳谏的贤君,若干臣下敢谏直言,而可汗对直言劝谏的臣下非常敬重。成吉思汗的度量宏大,对于直言纳谏的人和任何功臣没有遭到“兔死狗烹”的厄运,才使他成大功、立大业,一直为后人所称颂。
(八) 千年来世界最富有的人
据《亚洲华尔街日报》报道,过去一千年来,全球最富有的渗入渗出选的有50人,其中有6名是中国人,出现时间前后横跨800年。他们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和绅、太监刘谨、清商人伍秉鉴、宋子文。
如果按征服土地和财富来计算,成吉思汗可称“天下最富”。当时,蒙古人打下了三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欧亚大陆的大部分都回入蒙古帝国的版图,是世界上最大的帝国。
成吉思汗逝世时,把蒙古帝国的臣民和财产分配给了他的母亲、诸弟诸子等皇室成员。诃额仑和贴木格共同分到一万帐;术赤分到九千帐;察合台分到八千帐;窝阔台和拖雷各分到了五千帐。一般蒙古人,不再是某一独立部落或氏族分子,而是某一皇族位下的臣民。
专事研究成吉思汗历史已经二十多年的北京联合大学教授朱耀廷先生说,蒙古军队以战争掠夺作为主要致富手段。而成吉思汗一生入行了几十次大战,几百次小战,灭国四十,累积的财富必然相当可观。他说,根据日本专家的估算,成吉思汗是为类历史上千年首富,他墓穴中的陪葬品,足够现代蒙古人坐吃三百年。夜苦奈鸠军说:“周览宇内,有阋年极少,土地广大,如成吉思汗者,千古未曾见也。“他拥有的牲畜无以计数。……
九十年代日本人选最理想的老板,结果令调查人员大吃一惊:许多新任公务员心目中理想的老板不是首相桥本龙太郎,而是十三世纪的成吉思汗名列榜首。2000年美国《图书馆》介绍了从成吉思汗到比尔·盖茨各个时代的最富有者,认为当代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与七、八百年前的世界征服者成吉思汗一样,都是世界历史上最富有最伟大的成功者。
(九) 世界上受祭祀最多的帝王
对于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祭祀活动,发端于窝阔台时代,完善于元朝年间。从元世祖忽必烈汗颁布圣旨,向成吉思汗四时献祭,规定祭礼的详文细则,委派了主持祭祀的八大牙门图德以来,是至今日,悠悠七百多年,蒙古民族的人民大众对此一直恪守不渝。像成吉思汗祭奠这样,能够在此漫长的年代,保持其原有定例而不稍改,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
1939年,国民党当权人员为了防止成吉思汗灵柩陷于异族之手,决定将其迅速西迁。听到成吉思汗灵柩西迁的消息,达尔哈德们和四周各旗的蒙古族人民都跑来了,云集大伊金霍洛,日夜悲泣啼哭,举佛灯献哈达,昼夜不停地祭奉。前来迁陵的国民党士兵们,看到聚集伊金霍洛的鄂尔多斯牧民在起灵时,不分老幼,尽都泪流满面,叩头膜拜,珍重相送,都议论赞叹:“原来蒙古人民对自已的祖先是这样的尊敬,怪不得当年成吉思汗能打胜仗,原来有这么多忠于他的人民!”……..目睹此景的一位国民党《旅行者》杂志社的记者,曾经这样记述道:“成吉思汗的灵柩,是在伊克昭盟蒙民的泪海中,离开伊金霍洛圣地向前进发的。”
当年,元世祖忽必烈降旨,圣主成吉思汗是壬午年从天而降,忽必烈又在壬午年(1282年)对天许愿,全体蒙民举行四季大奠供奉圣主的在天之灵,并委派达尔哈德牙门图德负责献祭诸事和守护八白室。忽必烈宣布向成吉思汗献祭是“全体蒙古人之公役”。
到了清朝时期,达尔哈德人仍然遵循忽必烈旨意,从未违背过对成吉思汗守常孝的礼法。所以,清政府下文明确规定,凡帝驾崩全国人民都应该戴孝,唯达尔哈德可免。不管哪个皇帝驾崩,守护供奉陵寝的达尔哈德人从未参加过追悼活动。
成吉思汗祭奠中,大体可分春季大奠;夏祭、秋祭和冬祭;月祭和平日的奉祭。
春季大祭即“查干苏鲁克祭”(也叫“鲜奶祭”),是在农历三月二十一日入行,是季祭中最隆重的,人们从四面八方云集到这里,为祖先谒陵叩拜,表达自己由衷的敬意。夏天的淖尔大祭,是在农历五月十五日这一天进行。这天要用九九八十一匹查干楚德(全身白毛的母马)的乳汁向九天祭洒,洒圣乳祭天。秋季大祭是在农历八月十二日举行,鸣禁奶祭。按照沙日达尔哈德的说法,是从这天以后,不在挤母马奶,马驹都去掉嘴上的禁奶叉,脱去头上的笼头,从缚绳上解放出来,可以自由吃母奶了,实际上是一种开奶祭。冬季的皮条祭是农历十月初三。沙日达尔哈德说,成吉思汗出生的时候,从断脐带到脐带干缩脱落,都是用皮条包扎腰部的,皮条祭就是为了纪念此事。祭奠圣主,季、月、奉祭规模、形式、所用祭品,都有详细规定,每次祭奠都是按照规定执行的。成吉思汗是最具有“超凡力量”的人,七个世纪以来,成吉思汗祭奠,已成为全民族的祭典。
(十) 奉行宗教信仰最自由的政策
成吉思汗供奉萨满教。1189年和1206年称汗时,都是通过萨满之口,奉天意行事。萨满豁儿赤称:“天地商量着国土主人教铁木真做”,萨满阔阔出(帖卜腾格里)亦言:“神命你(成吉思汗)为普世之君主。”在当时的蒙古社会中,除原始的宗教外,还有景教(即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成吉思汗对宗教信仰采取自由的政策。多桑称:“成吉思汗命其后裔切勿偏重何种宗教,应对各教之人待遇平等。”
成吉思汗对各种宗教表示敬仰。“太祖……片召邱处机询道术”。“召回教之星者来前,命卜”。他也曾对喇嘛教“愿遥身皈依之诚”。“成吉思汗召基督教之星者前来,命卜战之胜败”。他亲自规定,一切宗教都应受到尊重,不得偏爱,对于各种教士都应恭敬对待,把它作为法令的一部分。他在东方和西方的所有后裔,历代都忠实地遵守了这项原则。
成吉思汗向外扩张,并没有把自己信仰的萨满教强加于被征服民族,而容许各宗教存在,即使在他穷追占据哈契丹的屈出律,猛攻花剌子模,多次征讨西夏,派兵攻打中亚的伊斯兰教民族及东欧的基督教民族时,他虽然大量屠杀那些敢于抵抗的人们,但并不消灭他们的宗教,而是“宣布信仰宗教自由”。
成吉思汗对宗教奉行的一贯政策:一是容许各种宗教合法存在。二是对宗教职业者进行优待,规定各宗派之教师、教士、巫师以及其他学者,悉皆豁免赋税。
成吉思汗一贯支持、鼓励宗教界和学者传播知识的工作,这种支持鼓励对中亚、欧洲、中国、印度等国和地区的各种文化知识潮流的形成直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此潮流中,人们不但交换有关宗教的看法,而且提高工业、地理、数学、哲学、语言学、天文学等学科知识。可以说,成吉思汗是交流科学技术知识的创始人。
(十一)最早提出并实践了“全球化”
蒙古国著名学者什·毕拉教授经过多年的文献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成吉思汗最早提出了“全球化”概念,并把他当作一种理论指导局势和行动,贯穿于所有征服活动中。
当时,成吉思汗的骑兵铁蹄冲出了亚洲踏进了欧洲大地,半个地形归属于他的统治之下,以武力将自己的主权范围、政治制度和主张扩大到全球各地。他开辟“驿路”,设置“驿骑”,把驿站延伸到西域。设置了钦察道、波斯道等国际交通网,遥通波斯、叙利亚、俄罗斯和欧洲各国,设驿站,天堑变通途,连接了世界各地。蒙古帝国还把达鲁花赤派往他们的统治地区,推行黄金家族的一套政治制度,力图建立蒙古帝国的国际新秩序。一个时期畏兀儿蒙古文成了世界文字,象今日的英文一样通用于被占领的国家和地区。1206年蒙古帝国所制定的“忽里勒台”制度是当今社会的民主选举制的原始形态,当时这一制度迅速传到了被征服各国,在他们的政治生活中产生过积极影响。
毕拉教授说,经济全球化趋势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鲜明特点。随着各国间全方位交往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世界自由贸易的日臻完善,成吉思汗当年执着实施的“打破此疆彼界”、“和平自由通商”等全球化战略得到了公认和发展。但是现在的全球化与过去不同。那时候的全球化是以武力强行推行的,而现今的全球化是以和平的方式靠思想智慧促进的;那时候是通过驿站实践全球化,而现在是靠电子网络实现全球化的。我们要加速发展全球化,决不能动用武力,也不能以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冷战”的方法推行全球化。我们主张以先进的思想文化、科技力量推动全球化,特别要关心不发达国家,帮助弱小民族发展经济,尽快摆脱贫穷落后。
韩国著名学者金钟日说:“大地是人类的家园,我们只有一个家园,这是当今人类‘全球化’的新概念。然而,‘全球化’起源于成吉思汗的大统一。”他在最近出版的《千年历史人物》一书中写道:成吉思汗的经济政策是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雏形。……成吉思汗在其统治的广大地区,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以及宗教信仰、思想各个方面实施了开放政策。就众多宗教和教派而言,在当时的世界各地,只有成吉思汗统治地区才能够平等、共存。成吉思汗的开放政策是当今世界国际关系发展趋势的的先行。
(十二)一生留下了最多的“谜”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军事征服活动的成功,给后人留下了许许多多的谜。
为什么一个丧父的孤儿,终于成了统一蒙古诸部的大汗?
为什么一个只有十几万军队的蒙古汗国居然可以战胜经济、文化比较发达,有几十万、几百万大军的大国,入而征服了半个世界,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
为什么经济文化落后的小国,右以战胜经济文化先进的大国?
为什么刚刚进渗入渗出奴隶制大门的国家,可以战胜有千年封建制历史的国家?
成吉思汗为什么能用很少的兵力战胜了几倍、几十倍于他的兵力,而他总是把握胜利?他的军事活动为后人确实留下了很多不解之谜!
成吉思汗所缔造的庞大帝国又为何在数十年之间便分崩离析,不能维持统一之局面?蒙古帝国的兴起与衰落,是一个令人难解的谜!
成吉思汗的出生到成功是一个谜,同样,他的死也是个谜。诸将遵照成吉思汗的遗嘱,秘不发丧。葬地是成吉思汗生前选定的。将他的遗体埋葬在水草丰美的萨里川。但在萨里川地区也早已找不到志吉思汗的陵地了。据说,成吉思汗被埋葬以后,驱赶万匹战马践踏。然后杀死一头小骆驼放在那里,派1000名骑兵守护,第二年春草复生,守卫的人移帐远走。青草遍野,树木丛生,谁也不知道成吉思汗埋在哪棵树下了。如果要祭祀,则让小骆驼的妈妈-----母骆驼作向导,母驼踯躅悲鸣的地方就算是埋葬地点了。等那只母驼死后,人们就再也找不到埋葬地了。成吉思汗陵墓至今是个大谜团,吸引着人们去探究。